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6的文章

[職場人生] 對時機就是好時機

圖片
        又到了年底,有些人已開始升起驛動的心。 有的想看今年的年終如何再決定是否另尋高就,有的想領完年終再尋高就或就新職,更有的想又有年終又有高就,可說是百樣心情在年終奔騰。         有位網友問阿姐,可否在舊公司用請假的方式等著拿年終,先到新職就任,這樣會不會被兩家公司知道。 若硬是要查是否投保兩家公司是可以查得到了,也是合法的,阿姐不從法令條款來解釋,但只建議可以讓新公司知道,自己即將在哪個時間點會有一筆年終獎金收入。 如果還是希望拿到這筆獎金,以這樣的說辭來爭取晚個十天半個月才報到,通常是可以被接受的。         一般在同樣的領域跳槽,要求的希望待遇一定會比現職高,而提供的年薪金額也會將年終等類的所有的獎金都包括進去,因此若是想在年底換工作的職場朋友們,在薪資談判時,也最好能將即將領到的年終獎金一併提出來談。 否則到了最後關頭,為了捨不得即將到手的年終獎金,而失去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也是得不償失。         但是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思維來看待換工作這件事,如果新公司的環境、工作內容都比現在好,薪水也比現在高,以這樣諸事皆較佳的條件,如果時間點不是在年底發放年終獎金之時,你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機會?         阿姐曾見過身邊的友人,為了苦等所謂的好時機,任由身邊的機會一個一個的流逝;阿姐也曾見過當理想期待的機會到來時,卻又挑三剔四的為自己抬高身段與身價的人。  諸不知所有的工作機會,在不同的時機都會因當時不同的狀況,而因應出不同的需求與條件。  因此我們常會見到即使是同一個職務,在不同的聘僱時點,所要求的人才條件甚至薪資幅度,都會有所不同。         如果你能透析這中間的奧妙,趕上好的時機點,那就是你的最佳時機。  如果你能釐清這中間的道理,即使所有的聘僱條件不是你的理想預期,但在那個當下那也只能是你的時機。 找對時機就是好時機,天底下沒有全都贏面的事,我們只能挑選當下最適合的條件,放在自己的餐盤裏,其他的待時機成熟自然會有機會的。         阿姐跟那位又想拿舊公司年終,又想因應新公司需求先赴新職的職場友人說,如果新職是另一個高就,那沒有拿到的年終也就不足惜。  人生本來就有許多的取捨,當我們經由取捨獲得所需,那就已經有所得,對於捨棄的部分就必須選擇放手。  這樣我們的心會富足與快樂些!  

[職場人生] 只有最適沒有最好

圖片
        有位與阿姐分享職場經歷的網友說,自己有職務的方向與目標,但這種職務在職場上較少,尚在尋尋覓覓中,同時也已待業近一年了,是否是先找堪做的工作先就職度個年,還是繼續等待自己理想的工作呢?         阿姐仍舊用一貫的說法回覆此網友: 「先求有再求好」         阿姐也想補上一句話: 「只有最適沒有最好」         職場的人求事與事求人,天天在職場上演中;找人的說沒有好的駿馬人選,找事的說沒有識人的伯樂。 找人的常常忘了過去的自己也是從不會的生手到慢慢成長的熟手專家,找事的常常希望自己能夠找到百分之百合乎己意的工作。 諸不知天底下能完全契合的事可以說完全沒有,有的只是在那些不契合中互相磨合,找出共識與合適點。         上週阿姐聽了一場人資論壇,論壇上一位達人講師提到,只有Best Fit Practice,沒有Best Practice,所謂的Best Practice通常並無法讓我們直接拿來操作使用。 每個企業的大小、文化與產業結構各自不同,標竿企業的最佳範例固然值得學習,但是必須考慮現有企業的規模與可行的操作面,取其可用之處而不是照單全收。         同樣的,職場的人求事與事求人也可以適用。 沒有最好的職務與人選,只有最適的人選與工作。  我們常常說找人找潛力人才,但在實際選才時,卻又常常只用職務所需的技巧能力來評判,對於求職者的學習熱情與動機少了觀察;我們常常希望找到識己的伯樂與能跟著一起成長的公司,卻也常常忘了自己當下擁有的能力斤兩,以及將求職的企業與標竿企業比較而多所挑剔。         有職位的目標與理想來求職固然好,倘若固守著理想而讓自己的工作履歷空白了一年以上,就必須好好的思考,這個理想是否切實際,這種職位是否真的需要繼續等待。 先求最適再求最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處,將自己放在最適合的每一個階段,你理想中的最好將會慢慢實現。         能夠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好職務固然可喜,但若一時半刻無法尋得,先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許這最適也可能成為你的最好。 阿姐祝福在職場中尋尋覓覓的朋友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安身立命之處。

[學習手札] 2016-11-19 人資論壇(一) 國際人資發展與趨勢

圖片
                  e-HR Club贊助與HR人采風合辦的人資論壇,希望能夠從國際觀到在地觀以及人資人的自我提升上籌劃。  因此請出業界知名的人資達人老師們做了今天的分享。    特別將老師們的分享與期許摘錄起來,除了供自己提點也分享給有興趣的夥伴們。

這是一個變動的時代

圖片
        面對美國川普時代的來臨,也印證了VUCA時代的明顯到來。 VUCA時代已經到來         VUCA這個術語源自於軍事用語並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被普遍使用。 隨後被用於從盈利性公司到教育事業的各種組織的戰略新興思想中。 Volatility      易變性 :變化的本質和動力 Uncertainly  不確定性 :缺少預見性與對意外的預期 Complexity  複雜性 :企業將為各種力量、各種因素、各種事情所困擾 Ambiguity   模糊性 :對現實的模糊,各種條件和因果關係的混雜,是誤解的根源       這些因素描述了企業在展望當前和未來狀態的情景,將更無法明確的制定出政策或計劃,在VUCA的環境下,企業或個人所需具備的能力與條件也將有所不同,企業與個人在VUCA環境下需具備的能力:       1. 預期改變條件的事情,對洞察力的知識儲備       2. 明白事情和行為的結果,對各種結果時刻準備       3. 鑑別各個變量之間的內在關聯,有效的影響力模型的建立       4. 明白各種相關的機會,過程管理和資源系統       5. 為現實的各種情況和改變做準備,恢復系統和修補措施        在VUCA環境與時代,所提倡的能力將根據公司不同的價值觀,以及預期目標的不同而不同。  (以上資料摘錄整理自 維基百科 ) VUCA時代的因應    Volatility     易變性         →    Vision 願景前瞻 :明確的方向 Uncertainly 不確定性    →   Understanding 洞察理解  :傾聽與同理 Complexity 複雜性         →    Clarity 確信堅持 :選擇與建議 Ambiguity   模糊性         →    Agility 敏捷開放 :快速從失敗中學習                    在如此模糊與不確定的時代,在這個機器人即將取代許多工作機會的工業4.0世代,人與人的溝通時間變短,但需要表述的東西卻更加複雜化,也因此擁有思辨的能力、理解同理的對待、勇敢從快速失敗爬起的韌性,變得相對需要與重要。  

非關正義 唯有慈悲

圖片
        有位職場友人問阿姐,有同事請托能否在其翹班期間,若主管突然找他時,可否代為掩飾不在場事宜。  他說其實他是不擅長說謊的人,心中也老大不願意,但對方卻一副你該幫我這樣做,因為我們是工作搭檔的姿態,他也擔心萬一拒絕此掩飾請托,以後恐怕在工作上的共事將產生嫌隙。  阿姐只問他如果這樣的協助掩飾,萬一被主管發現,那是不是自己也成了共犯,非關工作的事情,自己理當有自己的選擇權。         前不久有位朋友提到過去曾從事業務工作,為了達到業績,難免會有一些心口不一的行徑,久而久之會成為習性,因此必須常常提醒自己。 我想應該是同樣的道理,當你說謊成了習性,為了編織出不同的謊言,你必須用更多的謊言來包裝,久而久之編織包裝成了習性,也就成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同樣的幫助他人圓謊,你也必須編織出一套自己的謊言,這樣的包裝若僥倖過關,那你可能給了他人說謊的信心,間接助長了他人繼續為之的不良行徑。        生活中難免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工作中也難免會有一些相互遮蓋掩飾的事項,這樣的掩飾如果能協力成事,也可說是好事一樁。   反之在工作上可能會有工作的勞逸不均發生,若牽扯到個人的品格與操性,倘未能謹守既定原則與操守,恐無法幫助他人,反而易助長他人的貪婪。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到的課題分離,就是要我們不需活在他人的期望中,不需要因為怕失去他人的認同,而喪失了自己的選擇權。 尤其是當那個期望已不是你可以接受的行為時,大可以勇敢說「不」,即使因此被討厭也不足畏。         要勇敢的說不而不怕被討厭,不是要我們只站在自己的觀點上去說不;同樣的同理心與助人的心,也不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一味的去迎合。 這些都必須要用大智慧來面對與取捨,也因此唯有用慈悲心來做課題分離,真正的慈悲是不讓他人與自己的心感到不安,讓心中的不安縮小到最小,才是靜心安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