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李如空 太極拳練習誌要」標籤的文章

[太極拳] 李如空 太極拳招式 第一節: 2.左攬雀尾

                       二、左攬雀尾   喜雀在左              右手捉尾 兩手掌心              上下相對 右掌朝地              左掌仰起 招式淺釋 連接前式,右手徐徐往左轉,左手徐徐向右收,兩手心上下相對,如托抱西瓜姿式,眼平視右腳前方。

[太極拳] 李如空 太極拳招式 第一節: 5.左掤 6.右攬雀尾

5. 右掤 左手下捺     右手上掤 左腿如箭     右腿如弓 目注右手     若坐春風                  6. 右履 右手旋上     左手旋下 兩隻手掌     如抱西瓜 中距九寸     懸右弓架

[太極拳] 李如空 太極拳招式 第一節: 3. 左掤 4.右攬雀尾

圖片
三、左掤 右手下捺             左手上掤   右腿如箭             左腿如弓   目視左手             動止雍容 招式淺釋:   接上式,上左腳左手,下右手,左手上至肩平,右手下至肚臍平,眼視左手,手心左向上,右向下,兩膝成左前功後箭。   四、右攬雀尾   喜雀在右     左手抓尾  兩手掌心     上下相對 招式淺釋 兩腳跟不變,兩膝徐向上升,左手下,右手上,手心相對後,再右手下, 左手上, 如托西在肚臍與心窩之間,兩膝成正坐姿式,兩眼向右腳前方平視。

[太極拳] 李如空 太極拳招式 第一節: 1.起勢 2.左攬雀尾

圖片
一、                        起勢 上身端正             兩腳八字 閉口靜心             雙目平視 縮臍張胸             統ㄧ意志 輕輕慢慢             勻穩練之 招式淺釋:   兩眼平視,兩腳站成八字型,寬度同兩肩,口輕合,心水平,肛門微縮,兩手輕輕上抬,手心均朝下,兩膝徐徐下彎,兩手五指亦自然半彎,如無椅的正坐姿勢。                       二、左攬雀尾   喜雀在左             右手捉尾 兩手掌心             上下相對 右掌朝地             左掌仰起 招式淺釋 連接前式...

[太極拳] 神州太極拳招式 第一節

圖片
神州太極拳招式 如空神州太極拳 第一節 (影片連結Link)         第 一 節 一                起勢                                        二                左攬雀尾                               三                左掤                                       ...

[太極拳] 李如空 太極拳練習誌要

圖片
太極拳練習誌要   一、           無極而生太極,道家演練修身養性強身工夫,名之曰太極拳。以實踐無而為有,虛而生盈,弱而轉強,柔以克剛之至高目的。誠乃萬般拳法之宗,練之日久,真是保健良醫,終身益友,而且促進高尚氣質。 二、           本拳招招有式,步步有法,但一言以結,運行合乎自然便生式,起步身手穩健便成法,出拳收拳,輕而勻慢便生氣,用氣行拳,便是太極拳的正確練法。 三、           進氣稱呼,出氣稱吸,一升一降,一收一放,一合一開,一上一下,一進一出,是乃呼吸之順序。每招數次呼吸,或一次呼吸,或一呼一招,或一吸一招,均無限制,但呼進之氣量不可過飽,吸出之氣量不可過多,恆以恰到好處為準。 四、           練拳場地,不論室內室外,均須坐面南,起止之位置亦不能變。進行練習,每次要打完全拳,切忌分段間斷。至進行順序,如受地形地物限制,可彼此顛倒,但均應在單鞭、雲手、捿膝拗步等招式中為之,其他招中,則不可變換。 五、           練拳永久不便的原則‧口要長合,心要長靜,眼要平視,肛要恆縮。招招要有著地重心,並嚴守輕、慢、勻、穩四大要訣。 六、           本拳重複招式,有五十七手之多,且因其招多重疊,故易學難精,但卻求精自複,敬盼學者在練拳時,靜如止水,動如風柳,招過之後,餘韻猶新,則收神鋸木斷之功。

[太極拳] 李如空 太極拳練習誌要 一、前言

圖片
一、      前言 太極拳乃所有中國拳法之母拳,練習時久,不獨強身保健,卻病延年,且能變化個人氣質,擴大狹小心胸,造成剛毅祥和的朝氣,保持樂觀進取的人生觀。 太極拳術雖甚高深,練習的方法至為簡易。只要在練拳的時候,內而物欲全消,外而輕慢勻穩,一切練之自然,自會在不覺中心領神會,獲致箇中奧妙,享受無涯益趣。 二、      招式 太極招式,傳統的有一百二十手,改進的則簡化頗多,但事實上,本拳招招有益,式式皆精,每拳每步,均環結相乘,自然呼應,恰到好處,學者如心領神會,決無泥古役古之憾,以個人心得,仍以習練傳統招法較為理想。 本拳重複的招式,固然甚多,因其周而復始,正如一頁精美的文章,不因有相同文字而遜色,學者絕不可任意簡化,務必招招貫徹,靜心練習,自會收立竿見影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