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來看阿姐的年輕人來了,經過了一年的淬煉,年輕人看起來沉穩多了,但那沉穩少了初入職場的熱情。 年輕人說工作於他已經沒有可以精進之處,目前公司的政策是求產品上市速度不求品質。他擔心繼續這樣下去,會讓剛進職場不久還處於學習階段的自己,失去進步與學習的空間。再加上近來同事間的異動頻繁,讓他也興起離職的念頭。 他問阿姐:「 在職找工作跟賦閒找工作的區別在哪裡 ?」 阿姐說:在職找工作,有人付你錢;賦閒找工作,自己付錢。 找工作的心情也會不一樣,在職找工作,心情寬鬆找更好的;賦閒找工作,時間緊張會影響判斷。 在職找工作有恃無恐,表現出來的氣勢較有自信;賦閒找工作待價而沽、小心翼翼,表現出來的氣勢會較弱。 另外在薪資談判時,面試官會以你有沒有在職,來衡量給薪的評斷與參考。 年輕人說現在的工作內容,對他已沒有挑戰的空間,是一份技術簡單,容易執行的工作;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非僅止於此,但也因為公司的產品與經營策略,讓他的能力沒有發揮的空間。 這也是一個讓他想離開的原因。 職場新鮮人的初期學習 一般資淺工作者與基層員工,被分派的工作內容多偏向於重複性高或細節繁瑣的工作,若持續此類型的工作過久,較不易找到工作的成就感。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除非在學就有相關的打工或工讀經驗,剛開始的學習也多半是基本的功夫入門學習,資質佳者半年一年就可以勝任,但要達到精通仍須經過不同的磨練。 從生手到熟手的階段,就是從技能學習到技巧學習,從知道怎麼做到了解何時該做甚麼。 需要的是從重複的練習與學習中,找到其巧勁與奧妙,也可以說是從不會到會與大小失敗經驗的連結體。 學習停頓時的因應 因此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到第二年,都是處於學習的階段。 倘若發現目前的工作內容,實在無法讓自己的技能有所精進,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跟主管討論,所謂適當的時機可以是年度績效考核時,也可以是自己的表現受到主管表揚或肯定時。 如果發現還是沒有可以學習成長的空間與管道,自己也有向上精進的念頭,也不見得一定要馬上離開。 可以檢視一下自己所欠缺的部分,看看坊間有沒有相關的課程可以自我學習,先行補強,為下一個工作先做好準備。 雖求築夢也須踏實 如果你實在想離開